忠诚的印记|向人民报告——王熙博:替死者语 为生者言
来源:承德市公安局2024-10-29 16:53浏览次数:

我叫王熙博,是承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一名法医,从事尸体解剖和DNA检验工作。2022年以来,我和同事利用刑事技术直接破获盗抢骗等各类侵财案件150余起,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;找到失踪儿童50余名;直接破获命案积案15起。众多命案沉冤昭雪,其中1起历时较久、让我记忆犹新。

时间回到2001年4月,承德县某食品厂发生了一起恶性强奸杀人案,受害人是厂里的一名女工。这起案件手段极其残忍,在承德市引起轰动。警方倾全力追查,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,真相始终未能浮出水面。2022年,承德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刑事技术工作,为刑侦支队购置了一批先进的检测设备,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新的契机。  

一天,我接到上级任务,对案件物证进行再次检验。这让我倍感压力,因为当年这些物证经过公安部、省厅几次检测,都没有找到有嫌疑人。时间已匆匆过去了20多年,物证早已破旧不堪,上面还有没有线索谁也不能确定。但我没有退缩,在受害人家属和单位领导的殷切期望下,沉下心来用新设备反复检测。经过一个月的持续攻坚,终于在现场遗留的精液样本中找到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基因。我激动不已,这意味着只要找到基因的携带者就能破案。于是我立即开始在全国范围搜索,希望利用男性家族系统找到对应的基因信息。这项工作漫长繁琐,我便在实验室里打起了地铺,日夜工作。从盛夏到初秋,我接连检验排查了几十个家系、八百余人,急切地等待着一批又一批的实验结果,我本以为会有所突破,然而比对结果却给我破了一盆冷水——我竟然没有从中发现嫌疑人。

我失落问同事老姚:没别的办法了吗?老姚默默地摇了摇头,劝诫我说:“熙博,别急功近利。科学是不会骗人的,咱们要坚守专业精神,千万不能对证据弄虚作假呀。”

那天我久久不愿离开单位,静静地透过的窗户,望着昏暗的天空。突然一阵风吹过,云层中的夕阳显露出万丈霞光,仿佛昭示着希望。这一刻,我再次坚定了破案的决心。我翻出之前几摞厚厚的检验记录,开始废寝忘食地分析。

经过大量计算,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浮出水面:凶手竟与受害女工存在血缘关系。这个发现太过离奇,大家谁也不敢相信。但我坚信客观证据不会骗人,继续深入挖掘,最后大胆分析受害女工的亲表弟马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。然而,经过寻找,我们得知马某正是此前排查过家系的成员,但他早已于2014 年死亡,案件又一次陷入僵局。我不甘心,我深知这一丝的线索来得有多不容易,绝不能就这么放弃。既然嫌疑人已经死亡,那就开棺检验让尸体说话,就像师兄秦明写的那样,法医是尸语者!

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,我们决定黎明开棺。冷风凛冽,手电微弱的光,于沉沉黑暗中映在崎岖的山路上,我和同事踏着浓重的夜色朝那片坟地缓缓行进。那是一处荒凉的山坡,野草丛生没过膝盖,将坟墓遮掩,我们用手电四处探寻,一座墓碑在光圈的映照下忽隐忽现,仿佛在诉述着什么秘密。我和同事沉默不语,唯有寒风在耳边呼呼作响,使得漆黑的坟地愈发沉寂。我们悄然无声地开始挖掘,突然,一只老鼠咻地一下从我脚下窜过,我瞬间打了个激灵。我紧紧攥住手中的工具,继续努力挖掘着,终于让棺木完整地暴露在空气中。然而,一股阴森的气息突然弥漫而来,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正缓缓地伸向我。就在此时,一束晨曦洒在我的脸上,驱散了黑暗,我稳定心神,坚定的打开了棺盖,一具尸体赫往下去然呈现在眼前,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各种虫子。我深吸一口气,小心翼翼地抬起腐皮附着的白骨,顿时,一阵阵恶臭犹如风暴般席卷着这简陋的临时解剖台,让人无处可躲。我强忍着呕吐的冲动,俯下身,徒手在白腻的肌肤上仔细摸索,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尸检。这是一场无声的战斗。最终我凭借专业和耐心,成功提取到了关键的DNA样本,经比对,确认了这起案件的凶手正是马某。至此,这起沉积了23 年的恶性案件终于得以告破,给了受害人一个公正的交代,告慰了死者。

对我而言,每一起案件既是一次挑战,更是一次莫大的荣誉。这起案件的破获,我不仅受到公安部点名表扬,还荣立了个人三等功。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,作为一名刑事技术民警,我的日常工作充满了压力与挑战,每当我面对那些曲折离奇的案件时,心中对公平正义的追求,就像在坐各位一样,犹如燃起一股熊熊烈焰,不可浇灭。我渴望自己能像无数法医前辈一样,一往无前地投身工作,坚守职责。替死者语,为生者言,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执着精神,让世间少一些冤案,多一份公道与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