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诚的印记|向人民报告——郝冠东:巧用“六尺巷” 化解“一堵墙”
来源:承德市公安局2024-10-08 10:16浏览次数:

作为一名基层民警,我每天的工作都围绕着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、服务人民群众展开。2023年10月8日,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,我接到大阁镇林营村的一起报警电话。报警人杨某声音颤抖地告诉我,她被小叔子王某用石头打伤了头部。听到这个消息,我立即带领同事赶往现场,看到杨某的头部流着血,表情痛苦。而王某则站在一旁,满脸怒容,嘴里还在不断地嘟嘟囔囔。

我迅速控制住局面,一边将杨某送往医院进行治疗,一边了解事情的原委。我深知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就必须要对症下药,深入了解双方的矛盾根源所在。我和同事先后走访了杨某和王某。了解到,这起纠纷的根源并非王某一时的冲动。

杨某告诉我们,王某一直霸占着她家房后的地,不仅影响了她的生活,还让她感到十分压抑。而王某则认为自己有权利使用这块地,是嫂子杨某无理取闹。

在掌握了双方争执焦点后,我们也走访了村干部,原来,近些天来,因为垒墙占地一事,王某与杨某多次发生争执,村组干部也屡次进行调解,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,村干部为此也感觉到很烧脑。

我想,既然已经报警,让警察解决,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“浇树浇根,浇花浇心。”考虑到两家是亲兄弟且是近邻,我和同事苦口婆心从骨肉相连的血脉亲情讲到邻里和睦相处之道,尝试着为他们化解矛盾,嫂子杨某的态度有了缓和,但执拗的王某却一意孤行,执意不让出那块地。或许在许多人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小案,调解却久久未能“破冰”,又一次走在窄仄的乡村路上,案件的棘手也让我十分纠结。

但我并没有放弃。我深知,作为人民警察,我有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。于是,我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法。我想到了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去感化王某,让他明白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。

于是,我专门找到了一位擅长书法的朋友,请他为王某和杨某书写两幅字。字的内容是清朝著名学士张英的“千里来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这两句话寓意深刻,既表达了对邻里之间应该相互宽容、和睦相处的期望,又提醒人们不要为了小事斤斤计较,忘记了大局和长远利益。

“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。”当我将这两幅字送到王某和杨某手中时,他们都被我的用心所感动。王某看着字,沉默了很久,然后抬起头对我说:“郝警官,我知道我错了。我不应该为了这么点小事和嫂子争执,更不应该动手打她。我会按照你说的,让出那块地,和嫂子好好相处。”杨某也表示,她会原谅王某,愿意和他重新开始和睦的邻里关系。至此,这起纠纷得到彻底解决。

在这起纠纷的解决过程中,我深刻地体会到,作为人民警察,我们不仅要依法办案、维护秩序,更要用心服务群众、化解矛盾。有时候,一句温暖的话语、一个贴心的举动,就能解开群众心里的“疙瘩”,化解一场纠纷,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温暖。同时,我也认识到,解决纠纷需要耐心和细心,不能急于求成,更不能轻易放弃。只有深入了解群众的诉求,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,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化解矛盾,促进和谐。

人民警察为人民,护卫百姓是责任,作为一名公安干警我倍感自豪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努力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,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。